
贺严 谭丙华配资炒股首选平台
观点
“五育研学”将思政教育与职工子女成长、职工家庭需求、社会资源整合等深度结合,从多方面拓宽实践路径。
工会夏令营是工会联系职工的有效载体,既能引导职工子女传承红色基因、坚定理想信念,又能拓展重点群体服务路径,增强职工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出新的路径。
当前,职工队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,新就业形态劳动者、青年职工占比持续提升,价值诉求与认知方式多元化。一方面,职工对思政教育“代入感”需求增强,单纯理论灌输较难引起情感共鸣;另一方面,职工家庭对子女成长的教育期待,与工会服务从“物质保障”向“精神滋养”的升级需求叠加,亟需构建覆盖职工个体与家庭的思政教育体系。
“五育研学”融合思想引领、理论指导与实践育人,结合教育与劳动实践、美育浸润,遵循代际传递规律,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与家庭关切,能够实现思政理念“软渗透”:教育对象延伸,以职工子女为切入点,通过“子女受教育—家庭共讨论—职工受触动”链条,将思政教育从职工个体拓展至家庭;内容深度融合,打破思政教育壁垒,融入红色传承、劳模精神等,实现“一课多育”;场域开放拓展,整合首都红色场馆等资源,让静态学习与动态体验相得益彰。
“五育研学”以“五育融合、以德为先”“五育融创、劳动报国”为核心理念,将思政教育与职工子女成长、职工家庭需求、社会资源整合等深度结合,从多方面拓宽实践路径。
第一,厚植红色基因,夯实职工思政教育根基。红色文化是职工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。“五育研学”通过“专题学习+场馆体验+文化浸润”三维联动,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长,辐射职工家庭,实现代际传递。
一是专题学习明方向。组织小营员观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片,以新时代发展成就具象呈现,让青少年感受祖国强大、树立民族自豪感,情感体验经家庭分享传递给职工,强化职工对国家发展的认同。二是场馆体验强认知。依托红色场馆,以实物展品、影像资料为载体,将“爱党爱国”“劳动光荣”等抽象理念转化为可触摸场景。三是文化浸润育情怀。在荣宝斋观摩木版水印、在中国书店参与典籍文化展,让青少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,文化自信反哺家庭,推动职工形成“文化自信—民族认同—岗位奉献”价值链条。
第二,激活劳模力量,培育职工劳动精神内核。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,是思政教育的“活教材”。“五育研学”通过“奋斗叙事+代际对话+多维渗透”,让劳模精神从“榜样宣传”变为“成长养分”。
劳模以第一人称讲述成长经历,将零散工作片段转化为“困境—突破—成就”的讲述逻辑,契合青少年认知。“代际对话”打破传统榜样教育“距离感”,劳模与小营员互动,解答成长困惑,让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转化为可内化的成长路径。小营员将劳模故事带回家,引发职工对“岗位价值”的思考。
第三,整合“大师资”,打造职工思政协同格局。办好大思政课,关键在教师。“五育研学”突破传统师资局限,构建“院士专家+劳模工匠+行业翘楚+青年才俊”的“大师资”体系,实现跨界协同、优势互补,各领域专家以生动故事,将思政教育融入知识传授、文化体验。
“大师资”体系彰显了职工思政教育的开放性:一方面,专家新视角弥补传统思政教育在科学素养、文化视野等方面的不足;另一方面,教师与志愿者协同,确保教育内容适配职工需求与青少年认知。如成长领航环节,教师围绕“4D打印”“安全逃生”设计互动讨论,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深化认知,使思政教育从“单一灌输”变为“多元赋能”。
第四,贯通“双课堂”,拓展职工思政教育边界。职工思政教育要打通“小课堂”与“大社会”壁垒,通过“场域延伸+关系重构+效能跃升”实现职工思政教育多维拓展。
教育场域从工厂车间延伸至家庭生活空间,小营员将研学所得红色认知、劳动理念带回家,引发家庭讨论,形成“厂区—家庭”教育闭环。同时,构建“青少年—职工—社会”代际互动关系,青少年新认知反向影响职工。此外,提升教育效能,从个体影响向群体扩散,形成“涟漪效应”——职工分享让思政教育从“个人体验”变为“集体共识”,工会开放服务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职工思政教育。
这样的职工思政教育具有实践育人本质,“社会大课堂”体验在“家庭小课堂”中强化,最终转化为职工思想认同与行动自觉,实现“教育一个孩子,带动一个家庭,影响一个群体”目标。
“五育研学”带来诸多启示,如坚持以职工为中心,将思政教育与职工家庭需求、子女成长结合;注重“体验式”教育设计,通过场景化、互动化活动,让思政教育具象化;强化资源协同,形成“工会搭台、多方参与、共同育人”格局。
未来,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化。完善“企业主导、工会搭台、家庭参与、学校协同”机制,开发标准化课程体系,让“五育研学”从“暑期活动”变为“常态化教育”;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活动,如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增加“数字劳动”体验,为边境职工子女强化“家国情怀”教育;建立效果评估体系,通过“职工满意度调查”“子女成长追踪”等指标,持续优化活动设计,让“五育研学”成为新时代职工思政教育的亮丽名片。
(作者单位:中国劳动关系学院)配资炒股首选平台
辉煌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